新课标明确指出: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,在活动中学习语文,学会合作。结合语文学习,观察自然,观察社会,积极思考,运用书面表达呈现自己的观察所得,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。

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是《我的植物朋友》,写这篇习作正值春暖花开、植物焕发勃勃生机之时,是观察、记录植物朋友的最佳时机。这次习作要求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、感受事物、描述事物。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积累的词语将自己的所察、所思、所感进行有序且准确地表达。
基于此,亳州学院附属学校三(10)班老师徐婉,以语文要素为依托,以教材单元主题为基础,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平台,设计了以“我的植物朋友”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,让孩子们亲近植物,观察植物,了解植物,和植物做朋友。
小组讨论,选种植物朋友
徐婉让孩子们六人一组,分小组讨论。孩子们欢呼雀跃选种植物朋友,在教室开展起了如火如荼的种植活动,郁金香、凤仙花、大蒜、花生、蚕豆、红豆、土豆、小麦,应有尽有。孩子们还给自己的植物朋友取了好听的名字,“花开花放”“蒜术大师”“蒜术天才”“红豆奶茶”“原神红薯”“快乐小麦”……志趣盎然,不亦乐乎!
合作观察,写观察记录卡
鲁迅先生说:“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。”孩子们自己动手,给植物进行养护,在一周多的时间里,有观察、有体验、有思考,并将观察所得以记录卡的形式记录了下来。
一株株可爱的植物从孩子们的笔尖流出,植物朋友的形态和变化跃然纸上,画里画外,每一张都是孩子们探索植物奥秘的坚实印记,字里行间,无不透露出孩子们对植物朋友的喜爱。
方法指导,搭建写作桥梁
课堂上,徐婉先让孩子们分享记录卡,介绍植物朋友的样子、颜色、气味、习性等。接着她针对写作方法进行了细致指导,讲解了如何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植物,不仅要根据植物特点适当地加以修饰、灵活运用修辞手法,还要调动激活五种感官进行写作,这样才能让植物在习作里栩栩如生。
在徐老师的引导下,孩子们逐渐明晰了写作思路,知道了如何将观察记录卡上的内容转化为一篇有条理、有文采、有感情的习作。
妙笔生花,书写植物篇章
从小组讨论,选种植物朋友,到合作观察,写观察记录卡,再到教师指导,搭建写作桥梁,在三(10)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《我的植物朋友》写作实践活动课,一气呵成,水渠相通,一篇篇优美的习作在孩子们笔下应运而生。

春日的笔尖掠过青翠的叶脉,将童真的絮语镌刻成永恒的诗行。那些被兴趣催起的观察热情、被体温焐热的观察记录卡、被文字点缀的作文本,都在诉说着春日的絮语,演绎着教育的诗意,织造着孩子成长的真谛!
历时一周,这场与植物对话的文字之旅落下帷幕,但观察与思考的种子将在孩子们心中历久弥新、汲取养分、另萌新芽。
(方倩)